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简介

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简称民盟安徽省委)创建于1954年5月,时称“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支部”。1956年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早在1946年,民盟在我省的合肥、安庆、芜湖等地就分别成立了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支援解放军渡江等工作,为迎接解放军、迎接安徽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安徽各地盟组织参加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为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盟组织的影响不断扩大,各级组织不断健全。至1953年底,全省有盟员727人,成立了合肥、安庆、芜湖、蚌埠、屯溪五个市分部。1957年,“反右”斗争被严重扩大化,我省盟组织遭到极大破坏,文革后被迫停止各项活动。

1977年10月,民盟安徽省委恢复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徽民盟在中共安徽省委和民盟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人才荟萃、知识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对安徽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为安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参政党,安徽民盟的各级领导经常出席省、市政府召开的各类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民办教育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促进城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意见。民盟安徽省委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注重调研,把提案工作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自2008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提高进城农户土地使用效率和促进土地流转问题、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巢湖治理与保护工作、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多个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积极开展信息社情民意反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2年共向民盟中央、省政协报送信息2200余篇次,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出力,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委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 民盟安徽省委致力于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活动。结合民盟自身优势,努力为社会“做好事、做实事”,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监狱帮教、推进“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等工作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基层组织共有231个,其中省直基层组织共有26个,省直基层盟员数占全省盟员数约五分之一。全省共有盟员6269人。其中在职盟员4169人;主体界别4998人,占79.7%;高级职称2897人,占46.2%;中上层人士5826人,占92.9%;平均年龄53.9岁。盟员的层次、界别、结构较为合理。全省盟员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政协委员49人,省人大代表17人;共有各级人大代表136人,各级政协委员676人。政府及司法机关中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25人,其中厅局级3人、地市级1人。还有一些人担任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广大盟员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多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09年郑永飞教授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2018年3月1日
浏览量:0
收藏